广州PETCT医院预约中心
首页 > 新闻资讯
PET-CT可评价肿瘤放疗后效果,判断肿瘤放疗后组织情况
日期: 2020-12-27 13:32:28

  PETCT能准确进行肿瘤显像和体内三维预测肿瘤放疗敏感性更具明显优势,对肿瘤放疗方式决策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研究显示,通过18F-FDGPET提供有代谢活性肿瘤的大小范围,确定肿瘤边界,对于准确规划肿瘤生物靶区(BTV),降低不当治疗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18F-FDG可以发现更多的肿瘤外部侵犯和远处转移,从而扩大治疗计划;

  二是18F-FDGPET通过鉴别肿瘤周围的良性病变(如肺不张、组织坏死等)而缩小由CT确定的GTV,从而有效提高控制肿瘤、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可能性。

  三、测定肿瘤内标准化摄入值(SUV),有效控制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

  放射生物学研究显示,肿瘤内癌细胞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于血供和细胞异质性的差异,不同的癌细胞核团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也有较大差别。倘若给予靶体均匀剂量照射,势必有部分癌细胞因剂量不足而存活,成为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假使靶剂量过高,则会引起周围敏感组织出现严重损伤。

  PETCT通过测量肿瘤内各区域的SUV,反应肿瘤各区域内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从而按需求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进行生物调强放射治疗,达到的放疗效果。本组病例中PETCT检查后有39例有效的调整了放射剂量。

  PETCT评价肿瘤放疗后效果,判断肿瘤放疗后是残留、复发或疤痕坏死组织

  肿瘤组织经放疗后往往形成纤维化、坏死及疤痕组织,依靠CT、MRI等非常难从形态及密度上与肿瘤残留或复发鉴别。PETCT利用肿瘤18F-FDG代谢显影,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和评价疗效。

  AKhurst等报道,36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经过治疗后,18F-FDGPET判断治疗后原发灶残留或复发的阳性预测值为98%,对远处转移灶诊断完全灵敏。实践表明,假若放疗后短期内即做PETCT检查,由于放射性肺炎或肿瘤坏死组织中巨噬细胞糖孝解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即使在放疗后1个月时进行早期FDGPETCT检查,检测到残存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也接近90%,而其阴性预测值相对偏低,在治疗3~4月后则与阳性预测值接近。

  因而建议:首先在治疗后1个月时做一次PETCT检查,虽然只能检测到50%的残存肿瘤,但可以对残存肿瘤及时治疗;再间隔3~4个月时进行第二次复查,如发现PETCT阳性显像,则有针对性的放疗,以提高放疗的中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PETC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提供了具有生物活性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及定位的准确性,同时优化了放疗照射剂量,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病灶复发;另外,也对恶性肿瘤治疗的评估和复发起到了监测作用,成为临床现代肿瘤学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

  推荐医院:广州中山六院广州全景医学影像中心广州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深圳华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深圳云杉影和医学影像中心